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燕雪怡 王平 发布日期:2025-08-22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近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乡脉相传”实践队深入山东省菏泽市、临沂市、滨州市等地的村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基因挖掘与活化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深入村落,开展“文化基因挖掘”行动,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史记录,全面整理非遗技艺、方言、民俗节庆等文化资产,形成《文化基因图谱》。在菏泽市古村落,记录下剪纸技艺和独特方言;在临沂市传统村落,深入了解民俗节庆活动,如春节舞龙舞狮、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路径,策划“文化体验游”路线,以古建筑打卡为特色,融合古建筑、非遗技艺、民俗节庆等元素,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制作宣传资料供游客扫码获取详细讲解;同时设计非遗工坊体验活动,邀请传承人现场指导,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技艺。此外,同学们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成果转化路径,获得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与文旅企业合作开发非遗元素文创、乡土教育体验包等文化衍生品,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市场结合;推动校地共建实践基地,建立“传承人+大学生”结对机制,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大家决心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乡脉传承”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让同学们在挖掘乡村文化基因、赓续文化血脉的同时,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价值追求。通过深入村落,他们深刻体会到文化基因融入乡村振兴的意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投身新时代征程,书写奋斗华章,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审核 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