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教科】教育科学学院“普润乡土”服务队开展“童语诵同音 推普筑未来”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赵璐   发布日期:2025-08-14

  为助力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8月1日至11日,教育科学学院“普润乡土”服务队成员分别在青岛、聊城、潍坊、淄博等七地开展“童语诵同音 推普筑未来”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初期,团队成员深入学校、社区,聚焦青少年、老年人、村干部群体,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交流”开展调研,了解各群体在语言应用中的具体困难,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活动中,服务队成员以“推普接力小课堂”形式开展系列教学。“第一棒”聚焦“普通话的重要性”,成员们通过生动案例讲解,让同学们明白说好普通话在沟通交流、成长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棒”进行“普通话小测试”,设计了“山东话方言挑战”环节——先由服务队成员用山东方言说日常用语,让孩子们猜猜意思;再对比用普通话表达的版本,引导他们发现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理解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接着围绕易读错的字词设计趣味考题,快速检验基础。“第三棒”开展“绘本阅读分享”,团队提前筛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由服务队成员用标准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绘本中的片段,引导他们在温馨的故事场景提升普通话表达的流畅度。 “第四棒”组织“推广海报制作”,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准备好画有话筒、书本、笑脸等元素的手抄报模板,让他们发挥创意进行填色。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和稚嫩的笔迹,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己对普通话的理解都融入设计中,用作品传递推普理念。课堂最后,服务队成员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关于说好普通话的技巧与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本次社会实践的成功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当地群众对普通话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了我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范围、加强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贡献了青春力量。

  (审核  王瑾)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