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商学院 作者:杨晓鹤 田高菲 发布日期:2025-08-26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播路径,近日,商学院(质量学院)木韵新声非遗文化调研队赴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展“赋能非遗新活力:聊城木版年画的现代传播”社会实践活动。
在非遗传承人带领下,实践队员系统学习了聊城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与独特艺术风格,并深入工作室观摩制作全流程,结合传承人现场展示的选材、刻板、印刷、刀工雕刻等精湛技艺,队员们亲身参与体验了调墨、拓印等关键环节,并共同完成《连年有余》《福禄双全》等经典年画作品。
交流研讨环节中,传承人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坚守与活化非遗的三大举措,即建立工艺档案库系统留存核心技艺,开展社区传习培训培养新生代匠人,融合现代审美开发文创产品。实践队员结合自身专业,提出了一系列推广建议,即运用3D技术立体化呈现年画、联动短视频平台发起创作挑战等,以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还在活动期间设置了互动展区,向参观游客生动讲解“门神纳福”“五谷丰创新登”等年画图案的深厚文化寓意,并协助整理数字化档案,为后续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此次活动深化了青年学子对非遗技艺的理解,为聊城木版年画的保护传承注入了新思路,也促进了其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团队成员于婧涵表示,“我们此行的目的并非改变年画,而是让更多人看见它本来的样子,那些刻在木版上的匠心与藏在色彩里的祝福,本就值得被看见、被热爱”。
(审核员:刘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