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商学院 作者:周钰涵 田高菲 发布日期:2025-08-29
为挖掘传统粉条产业潜力,探寻特色产品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近日,商学院(质量学院)乡村振兴粉条调研小组赴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一碗粉条的乡村振兴IP开发”社会实践活动。
国庄粉条制作始于清代,以本地红薯为原料,经“三沉三漂”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口感爽滑筋道。实践团队聚焦国庄村粉条产业升级,深入田间、加工作坊及销售环节开展系统调研。调研发现,传统工艺是产业核心价值所在,亟需通过标准化生产与IP创意开发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实践过程中,团队重点围绕“传统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主题,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实践队员通过与村民的深度交流,切实倾听了村民的真实需求,并详细记录了产业链各环节数据,深入挖掘了粉条制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基于此,团队着手制定了涵盖标准化生产流程优化、品牌IP形象打造及电商渠道拓展等内容的综合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团队成员王易凤表示,国庄村粉条产业的升级之路,既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也是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此次助力粉条产业升级的实践,激发了我的专业热情,我们将通过标准化生产建议、IP开发方案及电商渠道设计,为乡村特色产业注入青春动能”。
(审核员:刘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