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杨欣悦 孙蕾 宋佳珊 发布日期:2025-08-29
为激发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与职业观念,近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禹城市泺清河社区举办“智韵启新航,青志梦筑基”活动。
志愿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应用场景。现场学生兴致盎然,频频举手提问。讲解结束后,志愿者分发彩纸、画笔、剪刀等材料,指导学生围绕“未来的人工智能生活”主题设计手抄报。学生用斑斓色彩描绘会说话的冰箱、自动驾驶的校车,并写下利用AI技术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志愿者给学生分发自制的“智能工牌”,分饰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智能客服等角色。在志愿者提示下,学生借助积木搭建数据“高楼”,互相分享经验与想法,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穿梭于学生群体中,手持简易编程模块、传感器组件等教具,耐心指导学生动手设计小项目。志愿者启发学生将抽象想法拆解为具体步骤,在绘制设计图、组装零件、调试功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主动表达思路,逐步将创意转化为可演示的实际成果。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智能技术原理,通过亲身体验打破对科技的距离感,激发出无限的探索兴趣。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树立科学志向,而且有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播撒创新种子,帮助其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的新时代青少年。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