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郭钰涵 发布日期:2025-09-02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青少年对非遗技艺的认知与热爱,8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点点微光服务队于山东省博物馆百工万物学塾开展“探百工技艺,品非遗文脉”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筹备阶段,服务队成员们通过查阅国家级与省级非遗名录、研读山东地方工艺志等资料,系统搜集“百工万物学塾”内鲁绣制作技艺、掐丝珐琅等核心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及传承现状,为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过程中,服务队队员按照预设路线,有序参观非遗技艺展示区与传承工作室,并针对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向工作人员虚心请教,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技艺传承的难点与创新方向,深入了解非遗技艺的精髓与传承现状。
在实践创作环节,服务队成员们积极参与手工皂制作体验,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从研磨皂基、调配天然香料,到注入模具、塑形脱模,严格遵循传统工艺步骤,沉浸式感受手工制作的魅力。当晶莹剔透、散发淡雅香气的手工皂成型时,一位成员感慨道:“这种亲身的操作,让我真切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精妙与珍贵,也增强了我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本次活动,不仅有利于让服务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山东地区非遗技艺的发展脉络,将个人兴趣与文化传承责任相结合,而且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广泛传播与创新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