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郭钰涵 发布日期:2025-09-02
为深入感受传统手工艺中的匠心精神与文化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8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点点微光服务队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举办“细骨承匠心,长线系乡愁——寻杨家埠中风筝的千年根脉”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提前与风筝非遗传承人确定访谈、技艺展示的具体流程,并精心筹备包含制作材料与调研设备的工具包,确保调研过程中能精准挖掘文化内涵,为活动有序开展筑牢基础。活动现场,风筝非遗传承人向参与者系统讲解风筝的历史渊源与技艺要点,现场演示竹篾劈削、骨架扎制等核心工序,引导参与者深度体会传统民俗技艺背后的独特魅力。
在创意互动环节,志愿者们耐心地讲解如何将十笏园的古朴韵味与年画的传统风格相结合,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探索传统民间艺术与园林意趣的有机结合。志愿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体会到了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深远价值。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让参与者近距离领略了杨家埠风筝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深入体悟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审美追求,而且有利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焕发出蓬勃生机。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