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孙梦祺 陈九阳 张一诺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探寻国家级非遗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探索以非遗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7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版焕乡服务队到聊城市东昌府区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开展“访非遗年画历史 寻乡村振兴良方”社会实践活动。
在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内,服务队成员沉浸式欣赏了古朴精美的木版年画作品,并围绕制作技艺、文化载体等问题与东昌府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春奎展开深度交流。郭春奎以“守正创新”为发展准绳,强调坚守核心价值观是木版年画存续的根基。他现场展示了创新力作——以十二生肖为灵感的系列年画、弘扬“红船精神”“建党精神”的主题作品,以及融合《清明上河图》与《运河聊城》意象的鸿篇《古今京杭揽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生动的年画语言,让传统技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交流中,郭春奎也坦诚剖析了年画传承的现实挑战:部分年轻人对年画的认知存在偏差甚至误解为“迷信”;传统销售渠道狭窄;研学活动易流于形式,未能深植文化内涵;快节奏生活下青年难以潜心投入年画的学习与创作。面对困境,服务队成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强化文化内涵宣传以破除误解、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网络等具体思路。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东昌府木版年画文化价值的理解,而且认识到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现实挑战,强化了守护非遗的使命感。服务队将以此为基,精准探寻木版年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使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以文化之源源活水,持续灌溉乡村振兴的沃土。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