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郯城木版传文脉 创新实践助乡泰”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彭姝玥 陈九阳 张一诺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探究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道路,7月31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版焕乡服务队于郯城县木版年画工作室,开展“郯城木板传文脉 创新实践助乡泰”社会实践活动。

  在工作室,服务队成员拜访了郯城木版年画传承人孙宪喜,并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进行交流。孙宪喜结合自身经历,分析了文化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他指出,“非遗”往往意味着文化面临失传风险,传承人的核心使命在于延续其生命力。针对学生提出的传承经济支撑薄弱、收入季节性波动等问题,孙宪喜以馒头与年画的对比为例,指出年画因使用场景局限于节庆,脱离日常生活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挑战。

  在创新方面,孙宪喜介绍了其实践经验,例如将传统白色宣纸改为红色宣纸,以适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服务队则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数字文旅、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引导村民参与“艺术乡建”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孙宪喜肯定了志愿者的想法,并结合具体实际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服务队成员深入了解木版年画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与挑战,提升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与社会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汇聚青年智慧为非遗活化利用与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审核员 史仁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