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年画焕彩 乡韵新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彭姝玥 陈九阳 张一诺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挖掘其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8月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版焕乡服务队于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展“年画焕彩 乡韵新生”社会实践活动。

  数字技术,让传统技艺“活”起来。在博物馆数字展馆,队员们主动操作增强现实(AR)技术平台,沉浸式观摩了木版年画从设计、刻版到多色套印的完整动态流程,这种直观的数字化呈现,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统雕版、套印技艺的精妙与繁复。传统工艺实体展示区,服务队成员近距离观察不同时期的珍贵雕版原件、印刷工具及风格各异的年画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厚重质感。

  聚焦融合,探寻非遗发展新思路。服务队围绕“非遗+科技”与“非遗+产业”的核心议题与博物馆资深讲解员及运营负责人深入交流。馆方结合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文创开发经验,详细介绍了非遗资源转化的路径。队员们积极提问,就木版年画题材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美学、利用新媒体推广、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沉浸式体验等具体问题,与馆方进行了多轮建设性探讨,汲取前沿思路。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木版年画艺术价值的理解,更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交流,为探索非遗在数字时代“活态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其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动能。

  (审核员 史仁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