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刘君妍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帮助残障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加深大众对残障群体的认识和理解,7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万达广场举办“巧手筑梦,爱心传递”义卖活动。
义卖会现场热闹非凡,志愿者们将残障人士制作的绘画类、手作类和非遗类作品分类陈列在展示台,为市民们讲解作品背后的温馨故事。残障儿童依循葫芦天然的曲线造型,绘出卡通形象、传统纹样等,色彩搭配大胆明快,图案设计充满童趣,既展现了他们对色彩的敏感与表达欲,也让葫芦彩绘这一传统技艺焕发生机。听障人士现场进行的非遗面塑创作也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各色面团在创作者灵活的指尖中翻飞,揉捏、塑形,平凡的面团转瞬化为栩栩如生的生肖形象。通过志愿者的讲解,在场观众不仅了解到面塑的工艺与材料,更被创作者专注投入的神情深深打动。这些作品虽没有专业艺术家的高超技法,却以最本真的情感和执着的创作态度打动人心。现场下单的李先生感慨道:“细想完成这样一件作品所需的耐心与专注,便知其分量非凡。收藏此作,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是对创作者精神的敬意,这份意义远胜过物品本身。”
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提升残障群体的社会关注度与认同感,让他们在展示与互动中增强自信、发掘潜能,而且有利于引导社会大众打破对残障群体的认知壁垒,凝聚起理解、尊重与帮扶的社会共识。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