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刘君妍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丰富残障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其提供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平台,7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团于聊城市御苑社区如康家园举办“葫艺彩绘,‘遗’起绽放”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葫芦彩绘这一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故事,阐释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在创作环节,志愿者们分组指导孩子们学习彩绘技巧,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细致教学,同时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有的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的孩子用跳跃的色彩描绘出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一笔一划间都充满了个性与活力。一件件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葫芦彩绘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想象力,也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位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们完成作品时绽放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公益与非遗结合的意义,每一次指导都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每一份鼓励都能点亮他们的艺术世界。”
本次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残障儿童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其审美修养和艺术潜能,而且有利于将传统技艺链接公益实践,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