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译文 高凯美 赵一帆 发布日期:2025-09-03
探寻知青岁月 汲取乡村力量。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跃骐骥服务队赴胶州市大兴安岭知青馆展览馆,开展“探寻知青旧旅,揭启发展密钥”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回溯知青历史,为乡村振兴注入历史思考。
展馆内,斑驳的锄头、缀满补丁的衣物、泛黄的生产报表与知青日记,无一不诉说着当年知青与村民共克时艰的峥嵘岁月。队员们一边用相机捕捉老式水车、煤油灯等实物,提笔详实记录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一边对照当代乡村的数字化农具、标准化住房等新貌,在笔记本上郑重标注“变与不变”——生产模式已从靠天吃饭转向产业多元,而脚踩泥土的奋斗底色始终如一,并由此结合所学思政知识,思索知青群众工作方法对现代基层治理的借鉴意义。
为让知青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服务队成员系统梳理资料,精心制作"乡村发展对比表",提炼总结知青躬身实践、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技的做法,为当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创新实践路径。
此次活动以青春视角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历史智慧与青年思考,更让服务队成员在触摸历史中深化了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代叩问,深化了学子对乡村发展的理解。未来,服务队成员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奋斗基因,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答卷。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