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刘君妍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守护鲁西千年书画文脉,激活非遗技艺当代生命力,8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笔墨飘香服务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举办“执笔问脉,翰墨传薪”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紧扣东昌府毛笔“尖齐圆健”的工艺特点,以“匠作解码+技艺实操+理论思辨”为主线,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度接触非遗。在活动中,传承人对“笔坊三区”和核心工艺的解析演示,为成员们打开了深入了解毛笔制作的直观通道。他们详解选料、制作、阴干三区如何各司其职。“水盆→干作→刻字”的演示,从毛料梳理、杂质去除,到扎笔装杆的力道把控,再到笔杆刻字的文化点缀,一步步展现出工艺的层次感与严谨性。 随后的实操环节更让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工艺精妙。在狼毫弹性测试中,大家通过按压对比,体会不同毛料在书写中的差异;对“苘麻衬垫”力学作用的探究,借助显微观察,直观了解其网状结构如何增强笔锋聚拢性与回弹性,揭秘毛笔“健”的科学原理。最终亲手制成狼毫小楷笔,不仅让队员们收获了成就感,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工艺细节与智慧的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青年学子近距离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与深度,在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中直观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与匠心,而且有利于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为其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可能。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