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焦雨乐 刘君妍 发布日期:2025-09-03
为守护文化根脉,激活非遗内生动力,7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笔墨飘香服务队于聊城市石佛镇举办“寻源古法纸韵,智启非遗新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聚焦蔡伦古法造纸技艺,以“文化守护+科学解析+创新赋能”为核心,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融合新路。活动现场,技艺传承人引领成员们解读造纸工坊“活态博物馆”布局,生动演示“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关键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体验抄纸、压水、焙纸工序,成功制作出12×12cm手工纸。创意环节中,成员们还融入花草、矿物颜料,将传统纸张转化为书签、灯罩、纸艺画等文创品,既保留了古法造纸的质感,又赋予其符合当代审美的实用价值与艺术气息,让非遗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实践与创意体验之后,成员们围绕手工纸在现代环保包装与艺术装置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热烈探讨,让传统技艺与当代需求的碰撞更具深度。一位成员感慨:“亲手捞出纸帘时,纤维凝作纸张的瞬间,我懂了非遗不只是技艺,更是能与当下对话的活态文化,传承责无旁贷。”
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青年一代深入了解古法造纸技艺的文化内涵,增强对非遗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有利于为乡村非遗工坊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与活力,推动非遗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