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姚艺璇 发布日期:2025-08-27
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活力,8月9日至8月26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梦为马,心相随”服务队分别前往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与信城街道社区举办一系列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服务队成员化身讲解员与文化使者,通过走访旧址、主题宣讲、红色人物访谈等多元形式,推动红色文化在不同代际之间的个性化传播,为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和红色文化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寻访教导旅 重走渤海魂
进入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后,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现场引导与细致解说下展开参观学习。旧址入口处的历史照片墙区域,1947 年教导旅成立大会的合影被列为重点陈列展品。讲解员依托照片旁的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该部队组建初期的人员构成特点。志愿者们驻足凝视,专注聆听讲解内容,多位志愿者俯身记录照片背后的历史细节,甚至拍摄存档,为后续系统整理学习笔记做好准备。同时展厅中部区域还陈列着多件实物展品,其中一双布满补丁的绑腿尤为引人注目,这些物品都直观展现了当时行军作战环境的艰苦卓绝。志愿者们有序围站在展柜周围,低声交流对革命先辈不畏艰辛精神的深刻感悟。
溯红色根源 铸青春信仰
为推动红色文化在基层社区中的传播,服务队成员特邀数位曾亲身参与革命与建设事业、具有丰富经历的老党员、老干部莅临交流。交流中,老党员王奶奶深情回顾了青年时期投身地方红色宣传与群众动员工作的亲身经历,以真挚朴实的语言再现历史场景。志愿者们肃坐聆听,认真记录关键历史事件与细节,并安排专人进行全程录音,以求完整保存珍贵口述资料。交流环节结束后,志愿者分组携带自行编印的红色文化宣传册,分赴辖区多个社区开展红色宣讲,向居民生动讲述从战争年代群众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与奋斗历程,以青年之声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梦为马,心相随”服务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历练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他们从珍贵史料与实物遗存中直观见证革命历史,从三老前辈的亲身经历中深刻感悟红色精神,开辟了一条传承创新的崭新道路。未来,服务队成员将始终牢记“以青春践行红色”的使命,献身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践行动为建设文化强国谱写青春华章。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