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赵情 发布日期:2018-02-08
徐家南,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4级2班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团支部书记,曾任外国语学院2017届社团联合会主席、针眼工作室主任、2016级班主任助理等职。他专业素质突出,敏思好学,锐意进取,连续两年斩获学习成绩第一、三年综合测评年级双第一的成绩,专业成绩90.3分,本学年成为首批聊城大学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候选人,被浙江大学录取。荣获国家奖学金、英才奖学金、聊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大放异彩。他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参与社团活动,倡导“社团活动推进学风”,所分管的外语俱乐部荣获“2016年度十佳社团”荣誉称号,针眼工作室被山东省高校党委宣传部选派参与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评选。策划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被《中国文化报》、《中国环境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省级、国家级媒体争相报道。他在指导老师的领导下成立聊城大学“译路相伴”翻译团队,两次受城市人社局之邀服务聊城市外国专家供需交流会,为聊城大学法学院与林肯纪念大学交流提供口译服务,出众的专业素质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推动了聊城市和聊城大学的各项发展,赢得校内师生、有关领导和国际友人的一致称赞。
座右铭: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他是学霸,是那个勤思好学、永远疾步走在追寻专业梦想道路上的外院“最强大脑”;他是团支书和社联主席,是那个缜密细致全心奉献的学生干部;他也是知己,是学弟学妹心里最温柔可靠的“南哥”;同时他还是支教学生心里,那个不舍得他走的“英语老师”。他是徐家南,大二拿国奖,大三当干部,大四保浙大。他是老师眼中“绝无仅有”的高素质人才,也是在自己眼中“比较幸运”又“时刻拼搏”的一名外院学子。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可要收获成功的果实,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它需要春天的梦想,夏天的汗水,和秋天小心翼翼的采摘。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汗与泪,苦与乐,勤与专,他以努力作羽,展翅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以信念作骨,坚定地追逐着最初的梦想。
博观约取——勤勉、热爱筑梅香
高考填志愿时,徐家南并没有和大家一样犯难。面对着一本厚厚的志愿书,这个理科生毫不犹豫的把六个第一志愿全部选择了自己最爱的英语专业。正是这一种信念和对英语的热爱激励着他每天坚持早起晨读并且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在这条求学路上有艰辛也有汗水,有梦想亦有希望。
在外国语学院李静副教授的眼中,徐家南是她从教以来难得遇到的几个优异学生之一,许多外事任务学院研究生做不来的事情,却可以放心地交给徐家南。在她看来“家南的语言能力一开始便很突出,但他现在的成绩,完全是好学和努力的结果。”徐家南的生活中鲜有假期,每天晚上,只有等到接近11点宿舍熄灯才听到他从自习室归来的脚步。周末空闲,他会找一个安静的教室,扎入书山学海,与语言和专业知识作伴。寒暑假期,别人都在朋友圈发旅游美食照片之时,却又总能看到他到北京、上海参加夏令营和专业活动。他大二开始做翻译,现在已是国家资格证书持有者,聊城市委常委、市领导、法学院师生都曾是他的客户。成长路上,梦想之花悄然绽放,虽不绚丽,但坚韧挺拔。
一句“越努力,越幸运”绝非空话,连续三年遥遥领先的成绩使他成为了第一批聊大推免研究生的不二人选。保研,对他来说是一场战役。“确实是听到了很多对聊大这类双非和新增54所学校的质疑,认为这些学校出来的学生不会有好去处。从我投第一个学校开始,我就对自己说,我是聊大学子,一言一行不能给学校丢人”。徐家南做到了,9月中下旬仅二十余天的时间,他连续收到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复试通知,又在面试中表现优异,接连收到大连理工、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拟录取,最终,他走向杭州,选择浙江大学,最初播下的种子,结出了最红润的果实。
利刃出鞘——汗水、责任与成长
社团联合会主席、团支部书记、针眼工作室主任、学科竞赛小组组长、翻译团队理事长,身兼数职的徐家南的生活除学习外大多被学生工作占据,自14年加入学生会以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责任和任务在他身上越来越多。但他总是笑对挑战,用一个个成绩在青春舞台上灿烂地绽放。他积极融入社团活动,倡导“社团活动服务学风”,亲自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果的兴趣爱好类活动。在他的努力下,外语俱乐部被评为“2016校级十佳社团”,在优质校级社团的行列中逐步前行。他逐步提升翻译团队影响力,所做外院学子服务外国专家供需交流会H5作品受到人社局领导的首肯。2014级2班团支部在首届主题团日设计大赛获校级三等奖,在历年团支部达标和五四评优中均有上佳表现。
“近三年的学生工作中,针眼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外国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型学生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针眼工作室让徐家南逐渐成长,徐家南也带领着针眼走向壮大与发展。2016年11月,针眼工作室作为聊城大学思政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在山东省内征集评选活动中大放异彩,被选拔为山东省仅有的三个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之一上报教育部思政司进行评选。针眼真正成为了全国外语专业乃至全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典范代表聊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然大音希声,一切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他的付出和坚守。
振臂高翔——理想、阳光和远方
日常生活中的徐家南,也展现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一面。他爱读书,爱写作,爱看百家讲坛,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如大宋开国名士赵普一般忠献正直、蓄经邦略。他爱辩论,曾作为外国语学院第一批辩论赛主力队员活跃在思辨杯的舞台上闪耀出思维火光。他爱表演,是首届聊城大学笑星争霸赛的冠军队成员,也是莎翁杯话剧大赛的常客,同时,他还是“打遍学院无敌手”的羽毛球高手。
认识徐家南的人都会亲切地称他为“南哥”或“暖南”。他是干事心中从来不生气的部长,也是2016级4班新生心中最有依赖感的班助。不论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学生工作中,徐家南总是平易待人,没有架子。不论是当部长还是社联主席,任何活动他都会亲自到场。他会时常找干事谈心,在各种节日为他们送上精心设计的贺卡和小礼物。每年迎新,总会看到徐家南拖着箱子带着新生和家长一天十几趟来往穿梭于彩虹桥的身影。为了让入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作为班主任助理的徐家南牺牲了几个周末的空闲时间时刻陪在他们身边,帮他们解决困难,增强班级凝聚力。新生结束军训后,班助与班级同学告别时,全班同学心中都留下了不舍、牵挂与深深的感动。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大学至今,徐家南总认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两点是“让家人放心”的同时也“没有辜负自己”,他大一入学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预备期已满,即将专注于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他也注定会以一个准正式党员的思想高度,以一个学生干部的勤勉认真,以一个逐梦筑梦者的坚守,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