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首页» 思想引领» 青春榜样

2016年度优秀团干部标兵:张业涵

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张小倩   发布日期:2017-04-28

10美术学院张业涵_副本.jpg

    等待就是浪费青春,人生不会重来。张业涵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在近三年的时光中,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带领团支部勇于尝试、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团结青年、引领青年新方式、新渠道,在多项工作中实现突破,获得突出成绩。她自我要求严格,慎思笃行、严于律己,工作踏实、不守陈规,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以青年为中心、以专业为依托,积极组织各类团员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她百折不挠、坚韧果敢,不断用自己的思想能量感染着周围的团员青年,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千里迢迢来到聊城,有彷徨无措、有激动忐忑。对张业涵来说,远方充满了无限的想象与希望。她在平静生活中不甘平庸,始终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而踏实奋斗着。大一期间进入学院学生会,成为秘书处的一员,因为工作认真、作风扎实,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大二期间通过公开选拔担任学院分团委助理,协助老师组织活动、协调工作,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期开始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助理,她在总结工作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会成立学生会团支部,以新型团建为基础,凝心聚力、大胆创新,打造出了一批学院品牌活动。大三期间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经过公开竞选任职学院学生会主席,在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下,成功把学生会打造成一支团结友爱、甘于奉献、作风硬朗、纪律严明的优秀青年队伍。在工作中,她认真协助分团委老师开展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宏观工作,并积极参与就业创业、评奖评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资助、宿舍管理、心理健康等具体工作,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新模式、提高效率。特别在社会实践方面,不断探索活动形式、优化实践平台,坚持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无缝链接,邀请专业教师参与实践项目,成功实现多项突破。在这些耀眼成绩的同时,她以自己特有的视角努力提高学生会的质感和温度,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有包容度、有归属感的“大家庭”。

越努力越幸运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张业涵积极带领学生会团支部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实践内容的专业性、主题性、热点性、教育性,在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她带领的聊城大学“微尘”志愿者服务队获国家级重点团队立项,并获评全国优秀团队。同时,她所带领的东昌木版年画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队和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服务队均入选全国“百强优秀团队”。她组织策划的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媒体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核心媒体报道四十余篇次。所策划的“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另有多项活动被山东教育卫视等媒体报道,有力地扩大了学校、学院影响力,赢得了广泛社会关注与赞誉。

在带领团队进步的同时,张业涵自己也在前行。2016年,她被团中央授予2016年全国“千校千项”实践带头人称号,同时还被评为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评聊城大学2016年度十大优秀学生、优秀特困生、二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学院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誉。在专业方面,她勤于思考,精于创作,2016年获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二等奖、山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绘大赛先进个人、山东省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书法绘画篆刻大赛先进个人等,作品多次参展。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由南至北,一个普通的南方姑娘忍受了多少漫长、失去了多少在家乡的时光……可张业涵从不抱怨、从不叹息。都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她的笑容总能给身边的同学带来温暖和力量。她觉得,人生在世十分短暂,而世界又这么大、这么异彩纷呈,总有一些激情是留给青春的。不管外面风大浪大、吵嚷纷杂,她心中,很亮、很安宁。

春风十里不如她的笑容。认识张业涵的人都感觉她是一个特别有魅力的人,为人和善、组织力强,学生会的带头人,学弟学妹的大姐姐。在她温暖的坚持和踏实的努力下,以后的路一定会奇伟瑰丽、风景旖旎,以后的岁月,也一定会清新明亮、温婉静谧。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