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张小倩 发布日期:2017-04-28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会团支部现有预备党员1人,共青团员220人。该支部本着“团结、勤奋、进取”的精神原则,从学院和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实事、求实效、创品牌,努力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服务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
经过不懈的努力,该支部现已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组织、有特色、有能力的优秀集体。有30余人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社团干部,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64项,曾多次被评为聊城大学“十佳社团”。2016年,山东省科协授予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会“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荣誉称号,是我校唯一一个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
该支部一向注重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形成了两个特色品牌活动,即“土木讲堂”和“建筑模型暨结构设计大赛”,并协助出版学院院刊《观·筑》,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积极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贴近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立足社会需求,围绕理论宣讲、文化下乡、科技支农、教育关爱、助力脱贫等活动主题,开展了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真正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得到锻炼。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认可与赞扬,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华建筑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山东青年报》《齐鲁晚报》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媒体对该支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报道。
口号:建筑·我们的未来!
2016年,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会团支部在院党总支和院分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从学院和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实事、求实效、创品牌,服务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团支部现有预备党员1人,共青团员220人。该支部本着“团结、勤奋、进取”的精神原则,努力提高团员的综合素质,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已成为一个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组织、有特色、有能力的优秀集体。
聊城大学土木建筑学会团支部自建立以来,就致力于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为所有的爱好建筑的同学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与我们结下了深深的友谊。正是这么多建筑爱好者的支持和所有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才有今天的进步。
团支部成立之初,大家就决定要以中国土木建筑学会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以为同学服务为宗旨,不断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制定了自己的章程,完善了团支部的机构设置。
支部分工细致,但也不乏合作精神。一个活动无非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四个方面,“是什么”代表着活动的提出,可以由支部任一成员提出,并提出活动的大体方案;“为什么”是大家在支委会中讨论的问题,对活动开展做出可行性分析,并最终决定活动是否启动;“怎么做”是一个工程,具体到策划、宣传和外联各方面的分工,并在考虑到诸多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之后,对活动进行准备和实施;“做的怎样’是活动结束后,由支委会成员对本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支部大会工作汇报。对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对事先没有考虑的情况及中途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和分析,并作为下次活动的借鉴。
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机制,加上大家的热情和责任心,我们每一次活动都收获颇丰,每一次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看着学会日渐发展壮大,每个人的心中都聚集了一股洪流,大家鼓足了干劲,要为支部的成长献出一份力,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支部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支部的性质和品牌项目
1.支部的性质
支部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分团委,致力于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建立联系同学会员,专业老师和校外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并希望以此来拓宽会员的建筑视野,培养同学们对建筑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辅助实践教学,促进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为此,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支部形成了两个特色品牌活动,即“土木讲堂”和“建筑模型暨结构设计大赛”,并协助出版我院院刊《观·筑》。
2.品牌活动——“家乡文化展”
为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的地方特色,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土木建筑学会团支部每年都会组织举办“家乡文化展”。参赛者以ppt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个自己的家乡,向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美景,人文,风土。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也希望同学因此重视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3.品牌活动——“土木讲堂”
“土木讲堂”是建筑工程学院精品专业讲堂,由土木建筑学会团支部承办,主要邀请校内外专家、建筑界知名人士以及学院专业老师向同学们讲解建筑业的最想念科技和学术前沿,被誉为“课外专业讲台”。土木讲堂内容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等有针对性的确定内容,使同学既能听懂又能有所收获。讲堂气氛活跃,特色鲜明,充分满足同学对知识的渴求。作为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项目,讲堂在讲述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同时也兼顾了趣味性,确保讲堂能保持它特有的吸引力,以确保学会的长远发展。
4.品牌活动——“聊城市建筑模型暨结构设计大赛”
“创新设计•动手合作”是建筑模型暨结构设计大赛的主题,彰显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追求。建筑模型暨结构设计大赛分为“建筑模型设计组”和“桥梁结构设计组”和新增的“建筑结构设计组”。我们希望开辟更广阔的设计空间,来发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结构设计主要展示建筑的骨架结构,就是要以最经济的材料承受最多的荷载(结构的合理性)和足够大的使用空间(实用性)为主要设计目的。截止2017年,大赛已成功举办11届。
5.支部注重参与社会实践
寒暑假期间,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寒假里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三下乡”活动,具体开展了“深入青岛,进行专业交流”、关注及时了解新农村改造进度“的调研工作,对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城中村作了深入的实地调研。深入施工单位,部分学生还来到聊城市拆迁管理办公室,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暑假带薪实习。他们与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相关的测量,绘图和记录,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更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近几年年寒、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多支实践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了具有学会特色、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成立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宣讲团”。走进社区,幼儿园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中,全体成员认真负责,成果突出,受到了当地有关领导的称赞,树立了良好形象。
支部的成绩及展望
(一)支部取得的成绩
1.大赛风采
积极参与了山东省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各项相关比赛,获得省级大学生社团活动方案、模拟招投标、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家居用品设计等竞赛中获各种奖项;连续四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最高获得全国二等奖。
2.社会实践
积极参与组织历年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历年寒、暑期社会实践中,组织多支实践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了具有学会特色、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受到校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取得了优异成绩。社团活动在《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等国家级省级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二)展望未来
今后,学会将一如既往为所有爱好建筑的同学们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为方针,以提高会员对建筑专业的了解和认知为目的,不断锻炼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立足实践,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完成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提高学会自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