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首页» 思想引领» 青春榜样

聊城大学2016年“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赵坦

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张小倩   发布日期:2017-02-28

聊城大学法学院赵坦同学的生活照 (3)_副本_副本.jpg

赵坦,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学生工作部(处)工作助理,法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兼宣传中心主任,曾任校团委工作助理。他勤于学习,德才并重,曾获聊城大学一等“泉林奖学金”,连续两年被评为聊城大学校级优秀学生,连续两年获得聊城大学一等奖学金,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在专业素养方面,他敏于求知,知行合一,带队完成了山东社科院主持的2016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中聊城地区的调查工作以及山东省聊城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现状综合调查和聊城市人大主持的《聊城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综合调查、《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综合调查等社会调查项目,并曾获聊城大学第三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律政精英大赛一等奖。作为预备党员和学生骨干,他情理兼修,勇于开拓,曾获2016年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聊城大学五四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屡获聊城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镜头背后的宣传工作者,他着眼大局,从容稳重,在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等多个媒体发布通讯稿件,并为学院宣传工作探索新思路,为学院学生工作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微薄但很坚实的力量。

座右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摩天轮的轿舱曾偷偷地瞄看他在图书馆时的背影,阳光刚巧照亮他的侧脸;羡林湖的晨雾曾陪伴他穿梭在教学楼的回廊阶梯,时光拍摄下了那个瞬间;东昌湖的微风与他社会实践活动的身影争相追逐,那步伐让光岳楼在睡梦中惊醒。转眼两年余,时间偷偷溜走,他,已茁然长大!

奔波,他忙碌而笃定;成长,他踏实而坚毅;远方,他必将乘风破浪!他就是聊城大学2016年十大优秀学生候选人——法学院大三学生赵坦。

棹歌中流  孜孜求索

作为聊城大学一等“泉林奖学金”和连续两年聊城大学一等奖学金的获得者,赵坦在学习上一直自主勤奋。他从小就谨记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面对法学专业繁重而又枯燥的学业任务,他从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每当新学期开始,他便会依照学科大纲制定本学期的学习时间表,在计划中有序开展各科的学习,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的时间分配,做时间的主人。在课堂上,他要求自己集中精力、提高效率;在课后时间,他勤学好问,坚决不留知识盲点,理解消化所学内容。赵坦从不读死书,而是积极预习、复习、总结,在图书馆里坐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转化为学习的高效率。在不懈坚持下,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一学年学习成绩班级第三,综合测评班级第二;大二学年学习成绩班级第二,综合测评班级第一,并高分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两年来,学生工作越来越忙碌,学习成绩却在稳步前进。在大三这一学习的关键时期,赵坦为自己定下目标:尽全力考取研究生,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里,等待赵坦的是更加艰巨的学习任务;为了实现梦想,开拓新的人生阶段,赵坦的学习之路苦并快乐着。

专攻博览  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坦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实务能力,大一寒假时就到家乡的人民法院进行实习。寒风凛冽中,送达法律文书他不辞辛苦;成堆卷宗前,手持针线装订文书他格外认真;旁听席上,手执纸笔低头沉思他全神贯注……一个假期的实习结束了,赵坦获得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更多的是他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清晰了。大二下学期,赵坦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聊城大学第31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律政精英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一等奖。这时,踌躇满志的他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水污染防治的地方立法思路探析——以聊城市为例》这一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以来,他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到聊城市的各个水域和环保、水利部门进行实地调研。“为学者修己以砺行”,他还带领学院访问员团队完成了山东社科院主持的2016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中聊城地区的调查工作,并将调查中的见闻和感悟写成长达一万五千字的田野调查纪实,相关材料和事迹被山东社科院官方网站选用和报道。此外,他还带队完成了山东省聊城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现状综合调查和聊城市人大主持的《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综合调查等社会调查项目。“省情调研期间,每天往返于学校和临清市之间,在村居和社区中走街串巷进行入户访问,期间的辛苦只有亲身体验过才会明白,但当我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数次社会调研活动培养了他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同时,他兴趣爱好广泛,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和聊城大学第30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传承经典”国学达人挑战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

立足平实  以就高远

赵坦在大一时通过竞选成为了校社联传媒中心干事和院学生会宣传部的干事,如果说当初的竞选凭借的是一腔热情,那么走到今天,热情早已转化为了热爱与坚持。为了跟拍活动,他自学单反知识和摄影技术;撰写新闻稿件,他字字斟酌,反复推敲。大一一年的锻炼提升了他各个方面的能力,大二学年,赵坦成为校团委工作助理和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从大一到大二的两年间,赵坦手中诞生了20余G的新闻照片、百余篇新闻稿件和十余篇各类学生工作总结。通过他的努力,法学院多次被新华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山东商报》《聊城晚报》《聊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寒假社会实践期间,法学院校内宣传过稿率占全校各学院过稿总和的14%,这意味着,校内媒体平均每发布七篇稿件,就有一篇是法学院。同时,他积极地进行着宣传工作的改革创新,不断摸索新媒体建设工作,担任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的一年间,他负责的法学院分团委微信公众号从最初的全校排名倒数第四跃居到全校排名前三,并多次跃居榜首。不仅如此,他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换届时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梳理凝练后整理出长达15页的《关于2017届学生会社团联合会设立宣传中心的初步规划》,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扩大正面宣传,不断开拓宣传方式,着眼学院宣传大局”为理念,为新一届学生组织中宣传工作的发展与改革寻找新的思路,并最终为学院分团委老师采纳。虽然在助理岗位、学生组织和课业之间的不停奔波牺牲了不少娱乐甚至休息时间,但“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他始终不顾疲劳,乐在其中。如今担任学生工作处工作助理和院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中心主任的他已成为学生工作尤其是宣传工作的一把好手。

两年余,窗外的银杏树黄了又绿;两年余,曾经的风景如过眼云烟,时光转瞬即逝;两年余,自习室的那张桌子依然安静;两年余,始终不变的是自己奋斗的初心。大学里的每一步,赵坦都走得踏实而自信。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庆幸的是,他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并且至今依旧坚持着。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