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首页» 思想引领» 青春榜样

聊城大学2016年“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王欣欣

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张小倩   发布日期:2017-02-28

35259_王欣欣生活照.JP_副本.jpg

王欣欣,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5班学生,中共党员,曾任教育科学学院分团委助理、学生会副主席,现任2013级5班班长。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连续三次获得聊城大学英才奖学金。她身兼数职,工作认真负责,曾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聊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聊城大学优秀学生、聊城大学优秀团干部、聊城大学宿舍管理先进个人、聊城大学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她热衷于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由团中央学校部主办的“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项目,开展“KAD中学生生涯规划暑期训练营”调研活动,所在团队获得“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优秀团队”。在“善行100”爱心包裹公益活动中,她表现突出,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星级志愿者”。她组织参与的“红黄蓝亲子园之行”社会实践活动,被新华网、人民网等17家网站报道,在宁夏日报、枣庄日报等5家报道道纸以彩色图文的形式广泛报道。2016年11月13日,她积极组织参与“绘生龙活虎生肖,扬传统文化精髓”主题活动,带领志愿者和聊大附小的孩子们一起在鸡蛋壳上绘制各种动漫图案和十二生肖的彩画,活动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取得良好的反响


2013年9月,她满怀憧憬地来到聊城大学,转眼间,她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了,回顾过去的大学生活,这是她辛勤耕耘、努力奋斗的时光,三年多的大学生活,她既为自己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在工作和实践中得到锻炼感到欣慰,她竭力地探索着,实践着,奋斗着,由最初的懵懂幼稚,渐渐走向成熟。

   孜孜以求,天道酬勤

青春是短暂的,唯有勤奋才能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从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她就坚定了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信念。作为一名学生,她始终牢记“学习是永远的课题”,从来没有把工作忙作为放松学业的借口,更没有停下过奋斗的脚步。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她一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以勤奋和踏实的行动来适应大学生活,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正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警示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她连续三学年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聊城大学英才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并顺利考取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等多项技能证书。在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同时,她深知图书馆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她经常去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她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2014年获批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项目。  

   端正思想,坚定信仰

信仰是人热情生活的动力。进入大学以来,在工作和学习中,她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将先进的思想体现于实际工作中,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大一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参加校院两级的团建党建活动,用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于2015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生活中,为同学服务是她不变的信念,她一直以诚实、正义、谦虚、坚韧、耐心等道德品质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思想修养上的表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带动他人。担任分团委助理期间,她认认真真地去落实共青团的每一项工作,在共青团工作中,她深刻体会到大学校园不仅仅是培养理论知识,更认识到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性。

身在其位,必谋其职

青春的岁月是最需要投入的季节,年轻的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工作在她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一军训结束后,在老师与同学们的支持下,她担任了2013级5班班长,她深知“在其位,谋其职”,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昂扬蓬勃的热情,全力配合班主任老师开展工作,她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以踏实认真、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注重创新,善于思考,力求完美。工作中她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们交流,鼓励同学参加各级竞赛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尽其所能去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在班集体评优中,2013级5班获校级优秀班集体、校级优秀团支部等称号,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出色的工作成绩使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

2015年6月,她被聘任为教育科学学院分团委助理,在2016届学生会换届之际,她当选为院学生会副主席,从一名干事到分团委助理、学生会副主席,她一个脚印踩着另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到现在,她所走的每一步无不浸透着热情与汗水。在学生组织的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地完成老师交代的每一项工作,力求善始善终,始终将同学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将服务同学与自我提升统一起来,真正的做到“明明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寒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这些荣誉都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她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投身实践,全面发展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她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大一时就参加了多种志愿服务活动。考虑到专业需要,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尽早地接触社会,了解专业需求, 2013年11月,她组织参与“红黄蓝亲子园之行”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与红黄蓝亲子园的小朋友及家长一起互动做游戏,用自己掌握的幼儿教育知识给孩子们送去欢乐。这次专业实践活动被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凤凰网、山东学前教育网等17家网站报道,在宁夏日报、山西日报、枣庄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5家报纸以彩色图文的形式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4年1月,组织开展的“亲情陪护,温暖新年”社会实践活动被山东商报、聊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6年11月13日,她积极组织参与“绘生龙活虎生肖,扬传统文化精髓”主题活动,带领志愿者和聊大附小的孩子们一起在鸡蛋壳上绘制各种动漫图案和十二生肖的彩画,活动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014年暑假,她积极参与由团中央学校部、新浪等主办的“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项目,在聊城莘县深入开展“KAD中学生生涯规划暑期训练营”调研活动,所在团队获得“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优秀团队”。2014年寒冬,她积极响应号召,在“善行100”爱心包裹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星级志愿者”。

  激流勇进,奋斗不止

“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她的人生信条。“这一路走来,失败过,成功过,有过低沉,也有过得意。”“求学路上,总会有跌跌撞撞,只是看谁跌倒了能更快爬起来。”这是她进入大学的成长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她努力培养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时刻将“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补成”铭记在心,并要求自己,以一丝不苟、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来对待困难,在摸索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

梦想于前,直挂云帆

在荣誉面前,她并没有因为喜悦而驻足不前,“过去的是一种经历、一种经验”,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关于未来,她有许多美好的憧憬,但她有的最朴实的希望,就是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坎坷中,她尘封了曾经的软弱;风雨间,她轻飏着心中的倔强;浮华里,她坚守着早已铭记的方向。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她坚信,知识给人以厚重,实践润人以光泽。她一直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在创造未来的路上,相信她一定能用行动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大学生青春之歌!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