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张小倩 发布日期:2017-02-28
牟胜琳,中共预备党员,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2014级13班学生,现任学院学生会秘书长、团支部书记及学院分团委助理等职。她敏思好学,成绩优异,在班里名列前茅,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她对专业知识掌握扎实,兴趣爱好广泛,在校期间英语四、六级均以高分通过考核。她思想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曾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团干部、聊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聊城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她热心投身于团支部规范化建设,带领班级团支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团支部建设月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她热爱社会实践与服务他人并且活动经验丰富。作为学院学生会秘书长,她积极策划并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暑假学堂”科技培训活动及“传统工艺与新科技的碰撞”社会实践活动等,曾受到《人民网》、《新华网》及《中国青年网》等媒体广泛关注。而由她带领的聊城大学理工学院理之星助学团队在暑假实践活动期间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团队所开展的一系列义务支教活动也受到《人民网》、《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及聊城电视台等诸多媒体的报道,也为学校争得了不少荣誉。
座右铭: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文理双修,德才兼备”是老师和同学对牟胜琳的一致评价,也是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牟胜琳用来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更高人生目标的标准。做到文和理其中的一个方面优秀的大有人在,但是文理皆取得优秀成绩的却不多见。
入校三年,她在专业知识掌握并运用娴熟的基础上培养了广泛多彩的兴趣爱好。作为一名理工学院的优秀学子,牟胜琳不仅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了充分的知识,还拥有着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且兼顾品德的优秀。这要得益于聊城大学这块肥沃的厚土滋养润泽,也铸就了牟胜琳这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志当存高远,人生贵追求”。作为预备党员的牟胜琳经常说,“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我奋发学习积极向上的根源动力。”她把党的教导当作自己人生的真理,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当作学习的动力,把崇尚科学知识作为对待学习的严谨态度。理论结合实践,她加入校园团体组织,常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奉献社会。
科学严谨,学习与管理两不误
将理科学生特有的科学性思想和逻辑思维运用到日常性的学生会和班级团支部有关的管理工作中,是牟胜琳开展团支部管理工作的一大特色。就读于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牟胜琳在专业课程和知识的学习钻研中表现优秀,遵循“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而作为一名团支部书记,她把理工科独有的科学严谨态度带入班级团支部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中,这都使她对于团支部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理解认识。
她总说:“学习是我的兴趣方向,按照科学的方法,在课堂上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相应地,团支部管理是我应尽的责任,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团支部管理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对于专业课,牟胜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我把知识要点记录下来,就好像在做科学实验一样,有助于思考与创新,也能激发想象和灵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而她在学习方面科学严谨的态度,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让她在安全工程专业的知识殿堂里自由翱翔,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也正是因为这种学习态度和精神,让她在各门各类的学科中也收获颇丰,她分别以577分、602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四、六级考核,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C类一等奖,在外研社英语阅读比赛中获得聊城大学赛区一等奖。
古人道,“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牟胜琳还将对待学习的严谨态度延伸到了团支部管理中,用一颗炙热的心,用实际行动关心去呵护班级团支部的发展。在基层团支部暨班级规范化建设活动月中,牟胜琳热心地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只为让团支部内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要想团支部运行活力强,就必须保证团支部的“领头羊”——团支部书记既要开展工作的活力强,还要在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工作扎实。因此作为团支部书记,牟胜琳积极探索、创新了团支部工作方式载体,她首先将团支部内工作职责分配明确,从而赋予了一系列团支部活动以针对性、时效性。而她在团支部内创建实施的“诚信度”规定也为组织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在她的带领下,班内同学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团支部内现已有两名预备党员和十三名入党积极分子。
“我们作为大学生,有能力,就应该为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她深深感觉到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必要性。因此,她积极倡导班级团支部内成员将专业知识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依托所学专业组织团支部活动。不仅使团支部内部建设得到了加强,而且进一步为团支部成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实基础。她所担任团支书的班级成员先后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山东省物联网创造力大赛、“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一系列的好成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牟胜琳在团支部建设中不间断的辛勤付出。
精于学业,勤于社会实践探真知
牟胜琳把学习看得很重,在每个学期初她就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按计划进行。她常常工作忙碌得不可开交的同时,还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学习。她专注于日常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把大量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区,为将来的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未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认知基础,积累丰富充沛的实践经验。在完成各项工作时,她工作总是认真负责,虽身兼多职,却能够将工作与学习平衡得当,两不相误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奉献社会就是要把自己投入到大千世界中去历练。”这是牟胜琳经常会说的话,她不仅学业精而且热衷于学校实践和社会实践。她曾组织和策划了“传统工艺与新科技的碰撞”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在学校社会实践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还被《大众生活报》、《齐鲁晚报》、《黄河口晚刊》、《人民网》、《新华网》及《中国青年网》等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这次活动让牟胜琳和团队成员深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了文化品位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坚定了她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弘扬科技创新风尚的决心。
而在提到“暑假学堂”科技培训中参与的科技创新相关理论课题研究、科技文化交流宣讲以及“科技下乡送温暖”与“科技教育进学堂”等多项活动时,她表示深受触动,“将新时代的科技产物和创新精神带到乡村社区与中小学校园文化中去,才能让祖国的花朵们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他们立志成才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次实践活动也让她和团队成员们广受启发,并且下决心要坚持将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一名科技创新的“助力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作为学院学生会秘书长的牟胜琳带领着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理之星助学团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联合水滴善行会赴聊城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义务支教活动,活动主题为“心系留守儿童,励志困难帮扶”,活动对象主要为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她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那些孩子们身上,她学会乐观坚强,懂得了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学习生活中,她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她深知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地引导大家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而对于连续两年成为学院“榜样的力量”典型示范宣讲活动成员这件事,她表示自己非常乐于用自己对于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积累的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向他人分享和传递社会主义青年的远大志向。“我们当代大学生就应当立足学习,勤于实践,把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对社会做出应做的贡献,体现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梦实现的价值。”牟胜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她所组织策划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中,牟胜琳都遵循着她在对待学业时的精神——科学严谨、刻苦钻研、认真负责、勤奋好学。身兼数职的她圆满的完成了社会给他的考卷,统筹兼顾,在学业上丝毫不落后,齐头并进地交了满意的答卷。在完美地做好自己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同学,她说:“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一起学习,让我感觉更充实也更快乐,互帮互助能让大家一同进步,也能让自己身心愉悦。”
“志当存高远,心当存澄洁”。被问及未来的计划时,她有条不紊,“我的打算就是在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所以,我想继续深造,考研究生,然后投身社会主义发展建设事业。”
“认真负责、科学规划、勤奋学习、坚定不移。”这是牟胜琳被问及如何取得现有的学习和工作成绩时回答的十六个字。她用认真负责的态度遨游着学海,她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耕耘着未来,她用勤劳刻苦的精神鞭策着自己。这个聊城大学优秀蓬勃的花一样的女孩,用自己的实践和成绩告诉我们,大学是腾飞的基石,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是未来的方舟,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