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
首页» 思想引领» 青春榜样

优秀团员标兵燕翔

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杨明   发布日期:2016-05-29

他是共青团中央学校部2016“回乡看中国”地方青年观察员,他的作品在中青在线2016全国两会专题、“青年之声”频道、冰点暖闻客户端两会专题展示;他是光明图片、东方IC签约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校内外媒体平台发表;他是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组织策划的“买票我帮助,暖你回家路”主题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他是聊城大学“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用自己“向上向善”的成长故事传递正能量;他无私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就是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3级学生燕翔。

志愿服务暖人心 传递青春正能量

燕翔活跃在运河沿岸的田野上,积极参加运河保护志愿者协会的活动,他利用节假日到运河沿岸做义工,为大运河申遗贡献一份青春力量。自2013年入学至今,燕翔和他的团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走入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市与村庄,试图解开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有关运河文化的“历史密码”。他们奔赴东昌府区、东阿县、阳谷县开展运河文化口述史调研,目前已调研自然村25,受访人数达500多人。他们随身携带摄像机、照相机、电脑、录音笔等设备,将运河沿线的文史资料、碑刻古迹、民间谱牒等写成调研报告,他撰写的《山东运河民俗旅游调研》荣获聊城大学201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等奖。

2015824日,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聊城卫星会议在聊城阿尔卡迪亚第五会议室开幕。会议期间,燕翔作为第22届历史科学大会聊城卫星会议志愿服务团的一员,身着印有大会logo白色T恤、穿梭在会场内外为前来报到的专家学者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聊城卫星会议一道亮丽风景线,向与会嘉宾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展示出一张蓬勃向上的“聊城面孔”。

2015年暑假期间,他还积极参加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为美丽水城“创城”增光添彩。每天早上八点,他总会迎着朝阳来到聊城东昌府区百货大楼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助力平安水城建设,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团市委、市交警支队、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致肯定,并被评为“聊城文明交通志愿者”荣誉称号。

20163月,燕翔顺利得到中国青年报的实习机会。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他对聊城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当他听说聊城正在开展扶贫工作的消息后,便决心放弃这个实习机会,走进聊城冠县东古城镇杨召小学成为一名义务支教老师,爱撒乡村,传递温暖。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年来,燕翔积极参加班级、学生会和社团的工作,灵活自如地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他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20141110日,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落下帷幕,全国高校共提交作品3000余件。燕翔配合老师创作的《旅游景区管理》以高教文科组第三名荣获一等奖(全国共79件作品荣获一等奖),《劳动经济学》荣获高教文科组二等奖。

为了积极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赛,他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休整时间,静下心来,潜心研究PPT制作,积蓄青春力量。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和其他五位同学组成创作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奋斗两个月完成《旅游景区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两门课件。《旅游景区管理》包括flash版和PPT2个版本,总容量达8G。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制作精美,获得与会专家和各高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燕翔还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挥洒青春汗水,汇聚青春力量。20156月,燕翔作为“聊大代言人”参与了由新浪山东教育频道和聊城大学联合出品的《聊大故事:学生眼中聊城大学》的录制,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作为“聊大代言人”,他风趣儒雅、应变自如的演讲,彰显了聊大学子的深厚底蕴。20164月,他参与了聊城大学广播台“校园零距离——榜样是怎样炼成的”录制活动,用声音诉说成长故事,传递青春正能量。20165月,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将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燕翔积极报名学院的选拔赛,并成功入选奔赴江西南昌参加全国性教学技能大赛的机会,代表聊城大学参赛。

燕翔不仅在志愿服务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成绩突出,他的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他曾获得省政府奖学金、英才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单项奖等,并入选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织的2016“回乡看中国”地方青年观察员、聊城大学2015年度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聊城大学2015年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聊城大学2015-2016学年“榜样的力量”校级宣讲团。20161月,他入选由共青团中央、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

镜头汇聚正能量 文字温暖润人心

2013年入学至今,燕翔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年的无悔宣传路。他先后加入了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新闻宣传部、聊城大学新青年传媒中心宣传部、聊城大学微博协会、聊城大学MOS社团宣传部,参加了两百余次宣传活动,足迹遍及校园及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用镜头汇聚正能量,用文字温暖读者的心田。

他一直记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大一到大三,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新闻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聊城晚报》、《聊城日报》、《聊城大学报》、聊大新青年、聊大新闻网等校内外媒体上发稿两百余篇,摄影接近一万张,被同学们称为“拍照狂魔”。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5年暑假社会实践期间,燕翔拍摄的“绘清风扇 明学生志”、“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活动被《中国监察报》和《中国新闻报》双双报道,特别是“绘清风扇 明学生志”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引起了山东省纪委和聊城大学纪委的关注,并对他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12月,燕翔带领“青青校园”志愿服务队走进工地开展“抢票我来助,暖你回家路”活动,帮助农民工购票,解决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局面,用实际行动传递青春正能量。这个活动被《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我深爱着聊大,我骄傲我是聊大人。这是每一位聊大人心灵的家园;这是一块圣地,我们为之骄傲、自豪。在聊大,是成就自己,更是修行自己,做知识上的强人,更要做德行上的巨人,聊大先贤昭昭,我辈任重道远……”燕翔说道。在他看来,青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每个青年人都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方式。在服务奉献中砥砺前行,正是他给自己设定的人生道路。而他也将沿着这轨迹,轻装简行,一路向前……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