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团委 作者:吕炜燊 发布日期:2018-06-03
语言是民族思维和文化的标签,是语言内部交流和外部联结的工具。为了向同学们深度普及语言的有关知识,6月2日,由校艺术团主办、农学院承办的以“五十六种语言演绎最美中国”流动艺术课堂活动于东校区4#B302顺利举行。
主持人首先对文艺部干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文艺部干事结合精美的幻灯片,通过讲解普通话的发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在场同学更形象地理解语言奥妙。在生动地讲解中,文艺部干事介绍了有关主持的技巧、舞台仪态及朗诵的感情掌控、音准把握等专业知识。其中特别提到主持要端庄大气,机制灵活,反应迅速;朗诵要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更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在场同学兴趣盎然,专心致志的听讲,不少同学踊跃发言,就相关问题进行询问,并得到了详细回答。在现场活跃的气氛下,带着对语言奥妙的强烈兴趣,本次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同学更深入的了解到语言的魅力,加深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深入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通讯员 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