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董瑞霞 发布日期:2023-07-27
7月26日,聊城大学“桂缘非遗 循法而行”民族团结实践队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非遗体验展示馆举办以“品味麼也工艺,感悟非遗情怀”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探寻麼乜文化,领略非遗精神。
本次活动聚焦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包括背景了解、参与制作、交流感悟三个环节,学麽乜制作,传经典文明。活动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认真学习麽乜的发展历程、当代价值,了解到麽乜是寄托着人们祈求开运辟邪、消除灾难等美好祝愿的手工艺品,并融入更多元素推出麽乜饰佩、箱包挂件等文创产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在非遗传承人黄桂珍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共同学习制作麼乜,一拉一缝、一画一燃、一塞一推、一抽一结,传统的非遗文化在指尖上焕发新活力。在交流感悟环节,实践队成员知晓黄桂珍通过开设“五妹‘麽乜’手工作坊、学校讲学等方式,让更多人接受麽乜、学习麽乜、传承麽乜,助力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增强非遗经济活力。实践队成员表示,麽乜手工艺品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青年学子应肩负起文脉的薪火传承,维护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本次实践活动有利于实践队成员明晰麽乜的历史底蕴,通过麽乜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对非遗的认知水平,树立文物保护意识,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
(审核 刘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