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法学院 作者:郑嫚嫚 荆旭 发布日期:2023-08-02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实践中弘扬法治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27日,聊城大学“法护农权,助力黔行”全国专项团队走进贵州省威宁县云贵乡,以“惠农兴稻谷,普法伴青柠”为主题,通过探讨调研、深入基层、普法宣讲的形式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村委探讨,齐心齐力阡陌行。
实践团队跟随威宁县云贵乡团委负责人闵成江走进新民村村民委员会,围绕当地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经济作物基本生产情况、青少年权利保障等内容与副书记禄芸展开探讨,详细了解新民村的村情村貌。实践团队立足新民村实际情况,结合法学专业特色,针对当地惠农政策普及力度不足、居民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惠农有方,扶志扶智稻谷兴。
实践团队以“扶志”“扶智”两方面为切入点,采用入户访谈的方式宣传惠农助农政策,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推动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扶志”方面,实践团队深入种粮农户家中,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围绕“农作物粮种补贴”“种粮直补”“综合直补”等关键政策展开宣讲,有力调动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培养农民依靠双手脱贫致富的意识。在“扶智”方面,实践团队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参观烤烟种植地及工业辣椒种植地,根据所学知识向农户介绍发展机械化种植、利用电商平台售卖等提高经济收入的方法,将技术融入以户为单位的生产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真正实现“智”农富农、借“技”兴农、因“科”富农。
普法维权,法律法规青柠依。
为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实践团队走街访巷,向当地居民发放法律知识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当地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其中,实践团队于街道中对当地青少年展开法律常识大讲堂,借助宣传材料普及宪法基本常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青少年应当知晓的法律法规,并通过现场答疑的方式充分加深青少年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对土地的孜孜不倦、对青年的悉心保护正是乡村振兴的自信所在、动力所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宣传惠农政策、普及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对专业知识和服务“三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下一步,实践团队将进一步把知识技能应用到农村大地上,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高质量普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在强国强农的奋斗路上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刘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