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王钧瑶 姜利波 发布日期:2025-04-09
锚定效应最早由心理学家特沃斯基和塔尼曼提出,这种效应是指在决策和判断过程中,人们往往过度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或数值,就像船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维固定在某个特定的数值或范围内,从而影响后续的判断和决策。这种偏差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机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人们倾向于使用锚定效应这种启发式方法来简化决策过程。第二点,来源于我们的心理机制,锚点会作为启动信号,激活大脑中的某些联想,从而影响后续的判断。
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这种效应呢?
01提升认知与思维能力,增强大脑预警,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决策时,保持警惕和思辨精神,对外界信息进行科学论证,多问自己是否被设锚,决策是否理性。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持质疑,不盲目相信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
02获取充分信息,多维度信收集,主动产生多个锚点。避免单一信息源,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对事物建立客观认知模型,防止被放锚。
03记住调整心理状态,保持冷静,培养决策规律。在决策时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情绪,避免因浮躁而出现错误。了解制定决策的规律,避免情绪或临时信息的过度影响,系统地采用决策步骤。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设办了朋辈辅导工作中心,同学们如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困扰,可以向朋辈辅导工作中心寻求帮助:宁述豪 19506283881,任振菲 17658267887。
同学们,挣脱思维的“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积极思考,就能逐渐突破它的限制。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信息,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勇敢地跳出舒适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愿我们都能挣脱思维的枷锁,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拥抱无限可能的未来!
(审核 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