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首页» 学习园地» 他山之石

云南大学共青团:五育并举,四季联动,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来源:团委   作者:团委   发布日期:2024-01-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为统筹布局学生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导向明晰的系列活动,涵养学生思想道德、探索精神、审美素养和锻炼习惯,熏陶学生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引领学生在学业发展、价值构建、品行修养、身心健康、意志锤炼等方面获得全面成长,云南大学团委着眼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春夏秋冬四季联动,引领培育贯穿日常,组织实施开展“春之格物”科学季、“夏之风咏”艺术季、“秋之思语”思享季、“冬之健行”体育季,并将“日之习勤”劳动教育贯穿日常为主要内容的“四季云大”学生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学校大力支持“四季云大”学生校园文化主题活动,专项列入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每年给予经费支持,构建起“学校统筹、各部门广泛参与、校院共创”的协同建设体系,打造“决策有高度、统筹有维度、措施有精度、执行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协同育人格局,构建起“项目制运作+品牌化运营”的运行机制。

  春之格物——以科学助推青年成长 提升探索创新能力

  营造创新创造氛围,涵养学生学术内涵。在生机盎然的春日校园,云南大学团委以引领学生科创精神为主题,以涵养学生学术内涵为主线,以营造校园浓厚学术氛围为目标,组织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一院一品”第二课堂学术活动等探索、研究和创新类活动,鼓励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2021年至今“春之格物”科学季开展创新创业类活动395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优秀组织奖”“进步显著奖”、3次蝉联“优胜杯”,获得国家级奖项37项,省级奖项57项,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深度融入学科建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云南大学生态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生态与环境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学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探索设立田野文化节、生态博物节等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学科魅力,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实现第二课堂融入第一课程,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促互助。

  

  

  夏之风咏——以美育浸润青年心灵 提高人文艺术修养

  推进文化育人,把美育实践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云南大学团委全面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美育为主题,在夏季组织国家话剧团、中央芭蕾舞团等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开展“东陆巧手艺术节”“夏日旋律小舞台”等文艺活动,每年覆盖2万余人次,引导青年学生接受优秀文化艺术熏陶,提升同学审美品位,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传承优秀文化,把美育成效做向深处。结合云南大学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打造大型思政话剧《魁阁时代》,弘扬“家国一体、群我共进”的魁阁精神,激励云大青年建功立业,奋发图强;举办“海棠诗会”“晚翠曲会”等传统文艺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诗词知识竞赛、校园诗词创作评比、优秀戏曲曲目校园展演等方式,将美育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全力提升云大青年学子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秋之思语——思政提振青年底气 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开拓思想引领形式、丰富价值引领活动内容。在秋日的校园,注重以德育为主题,通过讲座、会议、沙龙、辩论赛、知识竞赛、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广大同学中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同学成长规律,具有云大特色的思想政治引领主题教育。紧抓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制定“五个一”学习计划,设计部署“一讲两近三学”“五学五动”工作规划,推动校院班相贯通、团支部全覆盖。立足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向全校公开招募少数民族录音人,推出35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用民族语诵学十九大”“诵学三十讲”音频栏目,用身边同伴、民族“味道”把党的理论、党的关怀传送到校园、传递到边疆,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此外,升国旗仪式、“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青言”讲坛等活动也深受同学喜爱。这些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在勤于思考、交流分享、展示自我中,增强志气、底气和骨气,切实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积极探索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云南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和“云南大学学生模拟政协社团”2个思政类社团,并建立社团功能型团支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立项,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最新讲话精神、热点时事、政策理论等,以“学习”为抓手、以“传播”为使命、以“实践”为载体,成立宣讲团,运用青年视角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20名社员参加全省首档思政融媒体节目“你好,大学生!”直播宣讲活动6场,累计线上观看互动量300万+。

  

  

  冬之健行——以体育强健青年体魄 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体育锻炼,锻造学生强健体魄。寒冬到来之日,正是强身健体之时,云南大学团委以强健青年体魄为主题,以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组织开展体育文化节、“迎新杯”系列球赛、“力行杯”素质拓展挑战赛等体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青春洋溢的运动氛围。云南大学团委连续三年举办“云动杯”线上运动嘉年华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假期运动打卡,配合线上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平均每学期学生跑步打卡总里程超2万千米、打卡总次数近5000次,有效引导广大同学展示青春风采,增强青年体质,享受运动乐趣,引领健康生活。

  培育体育精神,滋养学生精神内涵。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养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云南大学团委积极开展校园“体育之星”校园寻访活动、主题讲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周等活动,推广体育运动、分享体育故事,激励在校学生在了解各项体育运动、学习掌握专业体育技能的同时,培养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的体育精神,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日之习勤——以劳动锻造青年担当 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探索与第二课堂深入融合。“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云南大学团委积极争取学校支持,高位推动第二课堂与劳动教育相融合,2020年出台《云南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在第二课堂必修模块,明确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劳动教育课程须修满第二课堂32学时方可获得毕业资格。校团委起草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制定教学方案,规范教学过程,保证课程质量,着力打造以协同育人为支撑、全程育人为基点、实践育人为主线以劳育德的育人体系。

  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营造校园劳动氛围。云南大学团委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图书馆、公寓管理中心建立劳动教育实习基地,组织开展“校园文明·文明宿舍创建”“校园文明·光盘行动”、清扫校园等劳动活动,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与云南省各地共同搭建实践实习基地,进一步为同学打造社会实践平台,增加干事就业机会。积极推进实施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打造云南大学学生回归乡土、体验社会、观察国情的实践基地,让同学能够切实在基层一线、困难一线、矛盾一线磨练意志、塑造品格、提升能力,达到实践育人目的,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云南大学团委将“四季云大”学生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通过分季节,分主题,五育并举,四季联动,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突出特色,凝聚合力,已初步建成学生校园文化主题活动格局,育人成果丰硕。共青团云南大学第23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云南大学团委将在上级团组织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实施纲要》,持之以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常做常新的精神和态度,着力加强思想引领,持续推进团学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审核 团委)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